管理暂行规定 篮球俱乐部 乒乓俱乐部 网球俱乐部 足球俱乐部 羽毛球俱乐部 桥牌俱乐部 健身健美俱乐部 舞蹈俱乐部 健走团协会 瑜伽俱乐部 摄影协会 集邮协会 黄鹤诗联社章程 排球俱乐部 户外俱乐部
2025年4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行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长罗良功、党委副书记罗舰、副院长王佳、王佳宇、曹彬、学院工会主席何卫华出席本次活动,为我院参赛教师加油助阵。
开幕式上,罗良功为参赛的八位教师送上寄语。罗良功认为教学竞赛是锤炼技能、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交流互鉴、共促成长的契机。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以创新的思维设计课堂,以育人的初心传递智慧。曹彬感谢各位选手参赛,希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打造我院教学水平精湛、育人情怀深厚的青年教师队伍。何卫华强调近年来我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广泛覆盖,成为助推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学、钻研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水平的有效抓手和响亮品牌。希望参赛教师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充分展现教学功底和创新活力,锤炼育人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开幕式由罗舰主持。
此次竞赛分为选手课堂展示、现场反思以及答辩环节。公共外语系王建洋老师主持竞赛环节,英语系闫春梅、王佳宇老师,公共外语系朱梅华、高苏老师,俄语系潘曙光老师、日语系吕卫清老师、法语系李汶芮老师和西班牙语系于杨老师担任评委。
英语系刘娜老师第一位登场。刘娜以《英语朗读技巧》课程中“词的重音”为教学内容,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英语词汇,运用多种互动方式示范了英语词汇的重音表达效果。刘老师通过对发音精准高要求,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必须以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精益求精,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日语系范文老师教授的课程为《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2》。范文通过导入汉字在日本现代社会中强大的生命力,引起学生对灿烂中华文明的自豪与认同,进而转入教学环境“日汉翻译中的汉字同形字陷阱”,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理解当代中国–日汉翻译教程》中的译例,运用政治文献中出现的大量日汉同形词,深入浅出地讲解同形词翻译的策略。
西班牙语系白芷萌老师讲授的课程为《拉美文学》。白芷萌介绍了古巴诗人戈麦斯·德·阿贝亚内达的生平和作品,分析了其诗歌的创作特点,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翻译。本课也引导学生思考阿贝亚内达作为女性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对事业的坚持不懈以及对国家的热爱。
俄语系薛晨老师讲解了《大学俄语6》第一课《当代青年》。本堂课由“五四运动”,“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的讲话”导入,讲解课文《自信》中的重点语法、词汇和句式表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中国当代青年使命》的课堂主题讨论,旨在激发俄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使命感,明确俄语人才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俄文明对话中的桥梁作用。
公共外语系卢春晖老师以“文化多样性之美”为题讲授了一堂大学英语视听课。卢春晖将英语听力训练与文化反思有机结合起来,详细讲解了中国与西方绘画风格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国画的“留白”背后有着道家文化“虚实相生”的深刻哲学思想,带领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英语系杜小双老师选取了说明文写作课“下定义”这一章节进行展示。这堂课引入当代中国知识和跨文化对比视角,开展“读-思-研-创”系列读写活动,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认同感。
法语系吴丹婷老师上了一堂有“味道”的法语课,展示了《舌尖上的法国》。本堂课主要通过课程导入、词汇讲解、技巧分析、文化拓展四个部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深刻领悟并灵活应用解释型语篇的概念、特征与结构。此外,课程依托中、法两国饮食习惯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比较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互融、文明互鉴的观念。
公外系王凯旋老师最后一位出场,讲授了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以《文化冲击》主题的素材。王凯旋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依托,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并且通过积极互动来鼓励语言输出,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评委组组长闫春梅老师对参赛老师们表现逐一点评。闫春梅认为整场比赛贯穿了两大主题——课程思政和AI赋能课堂教学,参赛老师的精彩表现体现了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的风采和时代责任感。
经过评委组的严谨评分,王佳宣布竞赛结果:杜小双和卢春晖老师获一等奖,刘娜、薛晨、吴丹婷老师获二等奖,王凯旋、范文、白芷萌老师获三等奖。
在学院竞赛之前,学院各系分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活动。英语系、公共外语系各选派两位老师,俄语系、日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语系各选派一名老师参加院赛。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竞赛,竞赛由学院工会和教学委员会联合举办,凝聚“党政支持、工会搭台、教师主体”的强大合力,旨在进一步提升我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