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暂行规定 教工合唱团 篮球俱乐部 乒乓俱乐部 网球俱乐部 足球俱乐部 羽毛球俱乐部 桥牌俱乐部 黄鹤诗联社
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平时,她们或为人母、或为妻儿,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她先行”的正能量,在工作岗位上,她们不忘教师责任与使命,扎实工作。疫情防控,这些教师用知识与行动为我们筑起了一条特殊的“防疫线”,虽无形,但有力。
祝平燕:怀志愿者初心,行于抗疫一线
“我做志愿者无需表扬,只为使命和兴趣!”祝平燕老师本着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纯民间的个人的志愿者。16岁后就生活在武汉,使得祝平燕老师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很深,封城后她很伤感:“此次疫情也许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作为一个武汉人我参与见证了整个过程。看到、听到、经历到了很多事件和人物,有感动,有愤怒,也有悲伤,除了5.12地震和父亲去世,这次疫情是我流眼泪最多的一次。”
疫情期间做志愿者,始于封城后的若干天,她结合自己的经历、职业、专业、人脉等,参与到一线抗疫的心理援助和防疫物资对接;凭借自己做过多年志愿者的经验,特别是汶川地震首批“希望社工”志愿者和医务社工志愿者的经验,先后加入民间、高校和医院等的心理援助群,并在一些群里担任督导角色,通过对社工、志愿者等群体进行专业指导,使得志愿者团体的服务得以顺利开展。
对接物资需要真刀真枪地干,第一次对接物资的圆满完成让她更加动力十足。随后她又为医院、高校、社区、养老院等对接了救护车、防护服、口罩、手套、安心裤、雨衣、蔬菜粮油等防疫物资。她说:“物资对接,对接人一定要有公信力,需要捐赠方的信任,还需要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反应能力,很辛苦,很多时候都要经过反复沟通才能成功。有时为了对接一笔物资,晚上忙到1-2点钟才能休息。不过每当捐赠接收方允许、对接成功后我都会写一篇头条,以对捐赠方表达感谢,也作为一种记录。每到这个时候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程玲:线上教学,线下“战疫”
自学校通知进行网上教学后,程玲老师就着手各项准备,开设《社会心理学》这一课程。社会学类、中澳班、辅修、重修及补修的166名学生选择了此课程,为了让学生们更高效的学习,程玲老师采用平台(云课堂、大学MOOC平台)自学+QQ电话讲授+QQ群辅导讨论的形式开展课程;通过各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导学、课程PPT、课程教案、教学视频、辅导材料、课后思考等各种资源供自学;在学生自学基础上,通过QQ群的语音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她还充分运用云课堂中的讨论区与作业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动态把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在教学之余,程玲老师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在社区服务中她承担了小区门岗值守和生活物资保障的工作。连续数日协助相关人员为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对相关材料进行审验、录入。同时还帮助社区居民购买、团购的生活物资、爱心菜等进行分发、送货等。
顾永红:以“情”战疫,共“课”时艰
在得知学校决定延迟春季开学返校时间,实行网上如期开学上课的消息后,顾永红老师主动报名开设网课,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在开课前又多次与教务处老师对接,多方咨询各类在线直播课堂的优缺点,并潜心学习在线直播相关技能,为顺利直播做足了功课。
在通核课《家庭塑造人——让生命更有质感》线上直播课中,她选用腾讯课堂、MOOC+慕课堂、云平台、QQ群作为组合式的“教学平台”,综合运用MOOC课程讲授、案例教学、讨论、自主学习、融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顾永红老师精心的备课、精彩的讲授给了同学们很多鼓励与支持,两个通核班共有159名同学选课,上课签到率则达到了98.11%,即使是在线教学,她的课也受到了众多学生的认可。
除了平日的网上教学之外,顾永红老师还心系社区高考学子,给所在社区高三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和压力缓解,同时将服务于家庭的个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引导同学们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特别引导在疫情期间如何与原父母、与自己和谐共处,有效的帮助了社区学子直面疫情及高考。
李琳:以“疫”为材,碰撞思想火花
自2月11日起,我校就按照原定开学日期开始网络授课,而我院李琳老师老师却由于疫情,被困在英国。疫情期间,虽被困国外,但她仍心系武汉,心系学生,身在围城之外,她克服一件又一件困难,带给学生的是丰富的知识与满满正能量。
远在英国的她在了解到学院师生的消息时,感触良多:“比起老师激励学生,我觉得这次学生也给了老师很多鼓励。比如我院有在做志愿者的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疫情防控助力,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种互动的激励。老师可能站在知识的层面为学生打气,但大家自己也在打气,我们都在这场战役中努力着。我们院还有很多党员志愿者,甚至年龄很大的老师都在做志愿者下沉,所以这次抗击疫情不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实际行动比口号生动太多,我觉得大家只要都在做积极的、正面的事情、携手去共渡难关,就是对于整个疫情期间的一个最好的安慰,最好的正能量”
“疫情爆发让我被困在英国,手头的教学设备不是很齐,备课的资料也不是很充分,包括我的教材都是请朋友帮忙找的影印版;国外的网络也不是很好,我只好让移动网络和我们家里的线连在一起,买了一个20G的流量包,不停地调试设备,可以说是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能顺利开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条件就是,我们社会学这样的学科备课需要很多资料文献来辅助,在国外不比在学校,有充足的网络资源库可以利用,国外的资源库就有一些限制,当然国外也有学校的网站有比较齐全的文献,但是要短时间内把它们找出来、整理然后让同学们去消化、吸收,也是挺有挑战的一件事。”
针对此次疫情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李琳老师老师以“疫”为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很多是我们社会学院的学生可以去思考的、与我们的知识相关的:比如网络舆情、网络的扩散效应、社区的网格化、社区管理、封城之后武汉市民的心理状态、我们社会工作如何去介入、如何对经历过不幸的人们给予心理安慰等。而且疫情期间的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反映出来我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的状态,这也是需要同学们积极去思考的。鼓励同学们要首先学习好理论,先思考,然后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自然产生火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李琳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科学地宅,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以便在春暖花开之时、返校之时可以去应对新的学习和生活,能够站在一个更好的位置上。
陈安娜:“抗疫”、科研”勇担当
疫情爆发时,我院的陈安娜老师还在休产假,但是她并没因此而放下自身的职责,而是积极地从事线上志愿服务以及疫情相关的科研工作。
在武汉各大医院面临物资紧缺的困境时,陈安娜老师通过不同渠道,竭尽所能为疫区联系各种物资,经多方协商后,联络陈章辉福信慈善基金捐赠1500件防护服于1月30日给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联络北京市鸿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捐赠10000个口罩给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发热病人定点医院)和襄阳市东津物业公司保洁员。
在投身线上志愿者物资募捐工作之余,她潜心开展疫情相关的科研工作,参与学校社科处的华师学术抗疫课题,申请了“疫情中的女性参与”专题,访谈驰援武汉和湖北的女护士、女志愿者、女社工、女社会组织从业者等若干名,收集了众多科研材料。最终向校社科处提交疫情期间对患者群体提供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家庭暴力干预的咨询报告,她运用自身知识科学、理性的思考为此次疫情,为抗疫贡献了一名作为师者的力量。
朱红:守望相助,共护我城
朱红老师是我院的本科生教学秘书,社会学院教学委员会秘书。作为我院一名老党员,面对疫情,她主动请缨,承担起华师社区防疫值守志愿者第八网格组组长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她迎难而上,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学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带头遵守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严格服从学校、社区党组织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她响应组织号召,做社区防疫“逆行者”。在接到学校通知后,她第一时间主动向学校社区报到,于2月28日正式加入到华师社区一线疫情防控队伍中并成为社区防疫值守的网格组长。2月28日上午,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她参加在职党员志愿者‘双报道’下沉社区防疫值守的网格组长会议,部署工作任务。会议结束,她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执行防疫工作任务。
她义务巡逻队坚守一线,筑牢疫情防控墙。她不仅作为志愿者身先士卒,在前线奋战;作为组长,她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提交本组的志愿者值守日志;同时,她还要完成自己教学秘书的本职工作。她与丈夫同为防疫值守志愿者组长,为了守护大家的安危,他们不顾小家,努力克服生活困难。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在抗疫期间全身心投入到协助组织、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构筑“第一道屏障”之中,她说,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她有幸自己活跃在此次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总结这场伟大的武汉保卫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我,尽力了!我为之付出过,为之努力过!
翟娟:师生相携,共筑“云”防护网
翟娟作为社会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疫情发生以来,她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研究生同学和骨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和学院关于疫情防控的举措部署,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守土有则、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她坚持科学防控,动员班级骨干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学生“0”确诊、“0”疑似。坚持“每日报平安”制度,从1月底以来,学生每天在班群里主动报告“平安”,她每天汇总8个班级的数据后及时向学院报告。坚持抓骨干,2月底以来,先后2次召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班长、研究生会主席等骨干举行“云端”会议,及时了解各党支部、班级、研会工作情况,进一步学习传达学校延迟开学期间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有关工作部署,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举措,协助解决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坚持抓党支部,组织6个党支部通过网络方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员带头下沉社区、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带头自愿捐款。坚持抓班级,先后5次参加硕士班级的网上班会,全覆盖全体硕士生,从学生健康情况、疫情防护、居家学习、“云自习”打卡、心理疏导等方面详细了解情况,进一步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并要求大家居家多加强锻炼。坚持抓就业,组织毕业班级力量,找准找实大家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修改求职简历;组织研究生骨干撰写《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致用人单位和校友的一封信》,向用人单位和校友倡议,共克时艰、携手努力,及时传递“空中双选会”信息。
徐燕:战“疫”“云助学”
徐燕作为研究生秘书,承担研究生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疫情期间,她克服家中工作条件限制,全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网络与领导、教师、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解疑答惑。
她紧抓研究生培养工作,1月底接到研究生院关于网络教学的通知后,她及时联系授课教师做好准备,尽最大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并在正式开学前,制定出《社会学院延期开学研究生应急教学组织方案》,协助授课教师建立教学群,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加入群进行学习。同时,将教学安排及时通知到每一个研究生和任课教师。在网络教学期间,她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学生参加网络课堂的教学效果及困难并反馈给教师以便尽快调整。
她细心
她细心调查20届毕业学生论文进度,了解有各种困难需延期提交学位论文的情况,上报学院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制定《社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复制比检测、答辩等相关工作方案》,并将此方案与研究生院的各项通知及时传达给毕业生,让毕业生掌握毕业环节的要求和各个时间节点。
除此之外,她还时刻准备研究生招生工作,及时通过邮件等途径解答考生疑问,并按研招办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月正是花开烂漫之时,但我们身边的铿锵玫瑰却比这暖风中的似锦繁花更夺目几分,她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们用自己温暖的行动为这个“冷清”的春天增添别样的生机。
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你们的悉心陪伴,也感谢你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调查20届毕业学生论文进度,了解有各种困难需延期提交学位论文的情况,上报学院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制定《社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复制比检测、答辩等相关工作方案》,并将此方案与研究生院的各项通知及时传达给毕业生,让毕业生掌握毕业环节的要求和各个时间节点。